朝圣路上的神秘味道

作者:小泊

图片


如果用一种味道代表高原上神秘的藏地,该是什么?


是冰雪难融凝结的冷空气,是明媚阳光下丰盛的牧草香,还是无论走进普通藏族人家或庄严神圣的寺庙都充盈的酥油味?


图片



再美丽的自然景观总不乏相似的风景,而有了人的参与,便生出独一无二的风情。


如何读懂离天堂最近的香格里拉,大概应该先喝一碗从生活刚需到精神信仰都与之难解难分的酥油茶。



图片


汉藏两地的人民自发互通有无,形成了总长4000余公里的商贸网络——茶马古道,纵使一路惊险也千年不衰,只因维持生活是永恒不变的真理。


香格里拉便是茶马古道进入藏区的第一站,人们的生活也极大地受惠于商贸的主要产品——茶。


图片



藏区不产茶,也缺少蔬菜,但牧民多以牛羊肉食为主,不易消化,长此以往会有肠胃不适、血液粘稠等病症。


茶叶既能消滞解腻,又可以补充维生素,因此大受藏民欢迎。


“宁可三日无粮,不可一日无茶”、“其腥肉之食,非茶不消;青稞之热,非茶不解”、“茶是血,茶是肉,茶是生命”……


这些流传于藏地的俗语都说明了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。


图片



产自云南普洱等地的茶叶随着马帮穿过横断山脉惊险丛生的褶皱,来到高寒之地青藏高原。


茶叶在漫长的运输途中经过那些独特地理环境所带来的天然加工,形成了独特品质。


和别处相比,高原地区常饮的茶滋味更浓,颜色深,力道大,更适合藏民的生活习惯。



图片


而酥油作为一种粗制奶品,则是高原牧民们创造的特产。


家常提炼酥油的做法是先加热牛、羊的奶汁,倒入特制木桶中,然后用专门的工具上下抽打数百次,搅得奶汁油水分离,待面上浮起一层黄色的脂肪质,就可以将这层脂肪舀起来,灌进皮口袋中,冷却后就是酥油。



图片


食用能快速补充能量的酥油是高原人民日常御寒保暖的主要手段,且缺氧干旱的环境容易唇裂、皮肤干燥,酥油也有很好的滋润作用。


酥油与茶的相遇,对当地人来说堪称完美。


图片



在藏族人家里,一碗酥油茶佐糌粑便是最日常的早餐,一天的活力由此唤醒。酥油茶壶也总煨在火塘上,随时为家人提供温暖。


在藏传佛教寺庙里,酥油茶是敬奉神明的佳品,酥油灯是信徒追寻智慧与光明的法器,生者与逝者沟通的桥梁。



图片


泊心云舍·稿公府位于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腹地,恢弘的藏式庭院和丰富的藏族文化藏品展现最地道的香格里拉。


这其中更少不了藏族人家经典的待客之道,在一面酥油灯墙下,一座红铜火炉前,为家人捧上一碗酥油茶。



图片


对初到香格里拉的人来说,喝一碗酥油茶不仅是一种文化体验,还能有效缓解高原反应。


在这里,甚至可以尝试亲自制作——煮好茶水,并备好加了盐的酥油。将滚烫的浓茶缓缓倒入专门打酥油茶的桶,用特制木柄反复抽打至茶水与酥油充分融合。


一碗亲自手打的酥油茶喝起来比别处更爱不释口,呷一口通体舒畅,或许更能明白它之于雪域高原的意义。


图片



一种因商贸往来诞生的茶文化成了生活刚需和点亮信仰的精神之灯,还满足了不同地区的人们对舌尖上温润醇香的想象,正是文化交流的魅力所在。


弥合了生活与信仰边界的酥油茶,有人的地方就有酥油香,才让香格里拉真正成为一个缺氧但不缺信仰的地方。


本文所有照片来自千库网/现场实拍

转载请注明出处

图片

泊心家人专线 0872-26736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