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小泊
如果说,名字是最短的情诗,那么古人有多爱秋天呢?大概能从赋予它的无数雅称里窥得一二。
火落、桂序、霜天、白藏、金素、萧辰……古人以细腻的情思和丰富的观察,将秋天的韵味融入一个个优雅的名称里,它们如一串串密码,解锁秋天不同角度的诗意。
火落·大埔
七月流火,即农历七月大火星逐渐西沉标志着暑热消退,秋凉伊始。
这是对季节更替最诗意的观察——天上的星移斗转,对应着人间的冷暖变化。
梅州大埔山间,火落的感受十分鲜明。
泊心云舍·山里客家在群山之中静立,清晨推门可见山间雨雾,水墨天成,一场秋雨冲散云海,刷新山林,满是自然的禅意和治愈。
“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”,唯有回到山间才能真切体验到千古不变的诗意。
桂序·丽江
桂序特指八月之秋,因这时槐花落,桂花开,空气中暗香浮动,提醒行人秋天的脚步近了。
桂香,归乡。丽江古城是多少人的精神故乡,它四时花开有序,从未被匆匆的社会时钟打乱节奏,成为漂泊游子守住内心一隅的锚点。
在四方街、文昌宫、木府,或者漫无目的地走在青瓦飞檐下,都能被枝头绽开的金黄和鼻尖萦绕的香气,勾得神魂颠倒。
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桂花不愧为冠绝秋天,古城飘桂香,秋天宜归乡。
霜天·香格里拉
霜天即晚秋,“草木摇落露为霜”是典型的深秋景色,简单两个字就精确地浓缩了此时寒冷、澄澈、萧瑟的气候特征与视觉印象。
清晨的第一缕光照进山谷,透过晨雾洒在松赞林寺的金顶上,恢弘的寺庙若隐若现,仿佛被神明罩上一层薄纱。
金光在建筑间流淌,如佛的指尖轻轻拂过,远远望去好似在窥探什么秘密。
白藏·大理
《尔雅·释天》:“秋为白藏”。在中国的五色学中,秋天属白,又是收获储藏的季节,故又称白藏。
在大理,白藏的季节格外分明。
喜洲稻田从翠绿转为金黄,又在收割后露出大地本色。
蒲苇从栈道一直延伸至洱海边,素白的花絮蓬松柔软,远看毛茸茸的,高高地在秋风中摇曳,翻涌成浪的形状。
苍山云卷云舒,天空澄澈如洗,大理的秋,素净又丰饶。
金素·西递
按五行五色学说,秋属金而色白,故有金素、金秋、素秋的别称。
徽州古村的秋天温暖厚重:斑斓的晒秋、金黄的田野、柿子、银杏,还有火红的乌桕与枫叶。
这里有万物寂寥之前的热闹,又有褪去浮华的本真,一如水墨般的白墙黛瓦。
西递村口的胡文光刺史牌坊前,村民用玉米扎成一条几十米长的巨龙,火红的辣椒做龙舌点缀其间,阳光下金黄的“鳞片”闪闪发光,炫耀着丰收的喜悦。
坐在徽派庭院回廊下,看马头墙在素净的晴空中翘首,阳光透过雕花木窗,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,时光仿佛在这里慢了下来。
萧辰·新余/信阳
萧为秋风声,辰为时节,秋风萧瑟的时节独有一种洗尽铅华的韵味。
萧辰宜涉江玩湖,没有苦夏的燥热,也没有“独钓寒江雪”的孤寂。
“一曲高歌一樽酒,一人独钓一江秋”,唯有享受生活,宁静自得而已。
赏秋江之静美,需避开人潮,新余仙女湖和信阳南湾湖,都是很好的选择。
下午乘船游玩两三个小时,最后赶上夕阳染红江面,为秋游画上完美句点。
一叶知秋,一心寻归。
这个秋天,无论你选择哪一座城,哪一处泊心云舍,都能让心灵在秋日里得到真正的栖息。
泊心云舍
点击下方小程序,回归心灵故里
▼
泊心云舍,,,
泊心预订
小程序
本文所有照片来自现场实拍/千库网
转载请注明出处
© passingcloud.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6786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