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大理每家店每户人家,必以茶待客,闲

作者:泊心云舍

在大理,茶的影子无处不在

每家店、每户人家,有客必以茶相待,

闲余饭后必以茶为饮。

先秦时期,大理苍山、无量山、

哀牢山等地就有著名茶园,

因而应运了饮茶习俗和丰富多样的茶文化。

远在汉代,大理就有“叶榆焙茗”之说,

“叶榆”,即是大理;“焙茗”,就是烤茶。

茶文化久远深长、得天独厚

南诏国初期,唐《蛮书》记载:“蒙舍蛮以椒、姜、

桂和烹而饮之”,这是三道茶配方的雏形,

作为“宫廷御茶”款待各国使节的宫廷茶点。

南诏中期的“南诏盛世”,

把招待的宫廷御茶与宫女歌舞表演融为一体,

成为一种礼仪,也形成了茶文化。

南诏用茶不象中原内地用沸水冲泡为饮,

而是加添它物烹制而饮的方法,茶味更加丰富。

宋代“大理国”时佛教盛行,寺庙的兴建,

寺宇周围广植茶桑,这样既符合僧人的素食需求,

又满足了参禅礼佛,净心修持的佛理要求。

逐渐形成“深山藏古寺,古寺出名茶”,僧者必善饮的状况。

继而“宫廷御茶”发展到文人雅士,由宫廷普及到民间。

随最早南方丝路“蜀身毒道”和“茶马古道”的外贸发展,

大理茶叶和茶饮礼仪传到了东南亚、南亚国家

明代徐霞客在《滇游日记》中多处提到大理的茶艺,

所到之处均受到“啜茗”、“沦茗”、“烹茗”和茶果接待。

他特别详细记载了宾川鸡足山过元宵节时,

僧侣们邀请他品茶的盛况:“宏办诸长老邀过西楼观灯……楼下采青松毛铺籍为茵席,去桌跌坐,前各设盒果,注茶为玩,初清茶、中盐茶。”……

说起茶文化在大理的盛兴,是崛起于20世纪初期的白族。白族人的生活与茶密切相关,白族人在出生、婚嫁、建房、丧葬、祭祀、社交、待客以及节庆中都充斥着丰富的用茶礼仪;并且白族人在日常生活、劳动过程中创造出三道茶、烤茶(罐罐茶)、刨花茶、水土茶、红糖茶、姜茶、盐巴茶、糊米茶、薄荷茶、谢客茶、药茶等多样的饮茶习俗。

 

其中白族三道茶最广为人知,最富有深意

一苦、二甜、三回味”的三道茶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。 

第一道茶,称之为“清苦之茶”,寓意做人的哲理:“要立业,先要吃苦”。制作时,先将水烧开。再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。待罐烤热后,随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,并不停地转动砂罐,使茶叶受热均匀,待罐内茶叶"啪啪"作响,叶色转黄,发出焦糖香时,立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。少倾,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,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。由于这种茶经烘烤、煮沸而成,因此,看上去色如琥珀,闻起来焦香扑鼻,喝下去滋味苦涩,故而谓之苦茶,通常只有半杯,一饮而尽。

第二道茶,称之为“甜茶”。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,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、烤茶、煮茶,与此同时,还得在茶盅内放入少许红糖乳扇、桂皮等,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为止。

第三道茶,称之为“回味茶”。其煮茶方法虽然相同,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,少许炒米花,若干粒花椒,一撮核桃仁,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。饮第三道茶时,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,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;一边口中“呼呼”作响,趁热饮下。这杯茶,喝起来甜、酸、苦、辣,各味俱全,回味无穷。它告诫人们,凡事要多“回味”,切记“先苦后甜”的哲理。

大理独有的地质气候,独有的文化历史,独有的人文风气

孕造独有的茶文化,

大理的茶不仅是饮用

每一口茶都能喝出人生韵味


泊心家人专线 0872-26736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