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藏在云南边境的驿站,凭什么被誉为“小纽约”

作者:这个藏在云南边境的驿站,凭什么被誉为“小

同是天涯流落客,君还先到襄城。云南关险梦犹惊。记曾明月底,高枕远江声。

年去年来人渐老,不堪苦事功名。倾开怀抱酒多情。几时同一醉,挥手谢公卿。

——《临江仙》

— 由来·云南 —

一直觉得,云南这个名字很美。原来,这个名字竟起源于汉代。传说,滇王向汉武帝投降后,汉武帝在今昆明到大理一带设立了益州,下设24个县。

其中,就有今天的云南驿。在汉武帝冥思苦想之后,仍旧不知该如何给它命名。一日,汉武帝午夜梦回,梦见彩云南现,便给如今的云南驿起名云南。

今天的云南驿,位于大理祥云县内,距离楚大高速公路10公里。镇外是一望无际广袤的田野,听说是二战时期驼峰航线上的云南驿机场。

镇口竖着一座牌楼,牌楼的正面刻着“马帮铃响店小二迎来送往,邸报飞传众官员暮来朝去”,背面则刻着“东奔西走天上地下皆为军火,南来北去鞍前马后只闻茶香”。

看到这样的对联,不自禁猜想,这座牌楼见证了云南驿的历史变迁。古时,一封封八百里加急的邸报从这里传入王朝的中心,而市井里,伴着马帮铜铃响起的则是店小二的招呼声。

— 驼峰·二战 —

二战时,这里作为中缅印战区的重要军事基地,每天,无数的军火物资从这里中转,运往前线,而在岁月的沉淀中,最终只留下茶马古道一抹茶香。

相较于其他茶马古道上每天来来往往的游客,这里要显得静谧许多。村口坑坑洼洼的石板路,两旁沉默的民居,墙壁上爬满了青苔,屋檐上枯黄的蔓草,都在告诉我们,这里繁华已逝。

路中央的引马石泛着幽幽的冷光,似乎千年的日晒雨淋将它打磨成现今的模样。老街两旁的商铺,沿袭了茶马古道上一门一窗一铺台的传统。

走在这条石头街巷上,伸手触摸土墙木门,依稀可见这些房屋的记忆。这里也曾“三步两个店,百丈三座楼”。

— 老街·马帮 —

这里有个大马店,或许驻扎过风尘仆仆的马帮,店里的柱子上马灯彻夜长亮。当马店的天灯杆上亮起红色的灯,就代表已经客满;亮起绿色的灯,表示今夜空房还充裕;若是亮起黄灯,那就只能看天意了。

山风徐来,在昏黄的灯光中,马锅头在院子树下唱着悠长的《赶马调》。伴着“石头就是花花枕,草皮就是丝绿毡。三个石头搭眼灶,就地挖炕做脸盆”的调子,卸下重担的马儿打着响鼻,在马槽边咀嚼着草料。

与大马店隔街相望的“二战中缅印战区交通史纪念馆”,它的前身是抗战时期的盟军指挥部。遥想当年飞虎队在此驻守,一个个洋人店铺也在这里落地生根。最为出名的便是“纽约餐厅”和“华美餐厅”。

那时的云南驿,在世界反法西斯的热潮中汇聚了天南地北的英豪在此。有驼峰航线的空中牛仔,更有民族英雄自发组建的爱国马帮,沿着古老的茶马古道,用马背驮起了兵荒马乱。

如今,驼铃已逝,马帮已远。这个被誉为“小纽约”的云南驿曾车水马龙,也曾战机轰鸣,如今却只剩繁华过后的冷清。青石板上的马蹄印正在时光里消磨殆尽,在历史的长河中,一切过往都不曾湮灭。
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

泊心家人专线 0872-26736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