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理的这道“血腥”美食,让无数人望而却步!

作者:泊心云舍

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、乡亲、念旧、勤俭、坚韧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,才下舌尖,又上心间,让我们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,哪一种是情怀!

——《舌尖上的中国》






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,吸引眼球的是风景,牵引肠胃的一定是美食。如果你来过大理,应该就深有体会。大理美食众多,生皮可以说是其中最知名而又争议最多的一样。





提起生皮,很多人可能认为就是将带着血水的猪皮割下来生吃,其实不然。制作生皮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火烤。




—火烤—

在生猪被宰杀后用稻草或麦杆均匀地盖住,点火烧烤。一边煽风助火,一边用棍子不时地根据火势拨动草秆,或者添加草秆,让火将整头猪均匀的烤成焦黑。





火候永远是中国人做菜的精髓之处,一道菜即便制作过程和用料都一样,最终也可能因为火候把控不当让味道失之千里,制作生皮亦是如此。

对一头猪来说,身体各部位的皮鲜嫩程度是不一样的,所以各个部位需要的火候也是不同的,如果火候掌控不好,不是烤糊就是带腥。



等到火烧结束,用清水冲洗,再用杀猪刀将焦黑的毛皮刮去,最后冲洗干净。如果火候把握好了,这时候经过刮洗的肥猪应该是通体金黄的,并散发出一股烤肉的香味。




将生猪烤好洗净后在皮肉的选取上也有一番讲究,通常选取的都是猪前、后腿与躯干交接处、颈下及肚皮等“不见天的地方”,因为这些部位肉质细腻、皮薄脆嫩,味道也就更为鲜美。



—蘸水—

如果说火候是制作生皮的灵魂工序,那么好的蘸水对生皮的口感来说无异于锦上添花。



为了让生皮的鲜美充分释放出来,制作蘸水的调料也极为丰富。这些调料一经混合,红绿相衬、黑白点缀、鲜艳悦目。



食用时用蘸水蘸湿,放入口中,酸中带甜、甜中带酸、香辣可口。轻轻一嚼,既脆又软,脆的是外面那层被烧脆的皮,软的是里面的那层肉。



熟的脆香,生的缠绵,几种特色的蘸水味儿混在一起,鲜嫩爽口,回味无穷。




—生皮不生—

对于吃惯熟食的现代人来说,一提到生皮可能就会联想到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,严重的甚至胃里还会泛起阵阵恶心,殊不知,吃生肉其实是我们的祖先同自然斗争所取得的生存经验。


即便是在发明取火与保存火种的技术之后,由于自然环境的因素,吃生肉的习俗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还延续了几十万年。



在历史时期,寒冷的地方缺少植被,没有足够的植物食品,人体无法摄取足够的维生素,所以必须习惯于吃生肉,喝新鲜的动物血,否则将无法生存。因为煮熟的肉会丧失大部分维生素,长期食用会降低对败血病的抵抗力。




在现代社会,很多人把五六成熟的西餐吃得安之若素,无比优雅,却对八九分熟的生皮嗤之以鼻,想一想,倒是有些可笑。如果你来到大理,或许可以摒开这种偏见,放开胆子,尝上一口。


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



泊心家人专线 0872-26736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