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小泊
五黄六月,正是一年中最燥热的时候,离了空调和冰镇西瓜,没一会儿汗水与烦躁感又卷土重来。
何处才能寻得一份“心静自然凉”?或许天然的绿意比人工冷气有用。
从村口胡文光刺史牌坊旁的明经湖到后边溪,西递百亩荷塘里紧挨着支起了大片荷叶,舒展宽大,流淌着绿意。
偶有荷风轻摇,送来一阵沁凉的幽香,撩人于无形。
粉白嫣红的花苞,从六月间便悄然探头,于七月骄阳下争相怒放,灼灼其华,一直要延续到九月秋意渐浓时分才收敛芳姿。
那时翠减红衰,花茎却仍骄傲高举,即便如此也不败兴,“留得残荷听雨声”依然不失兴味。
荷花,无论何时都赏得。
盛夏赏荷,自然最当时,开在徽州古村里的荷花尤其有韵味。
青瓦白墙映粉荷,麻鸭白鹅拨清波,徽州只需略施粉黛就足够动人,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与它相衬。
粉瓣娇而不媚,白荷不染纤尘,在如盖的绿叶间半遮半掩地摇曳,把徽州千年的书卷气都熏染得袅袅生香了。
花瓣似浸润的锦缎,荷叶如打蜡的皮革,脉络在阳光下连成金线,荷香淡雅不张扬,如丝如缕正如夏天的呼吸,在密密匝匝的水面上张弛有度。
徽州人对荷的钟情,岂止于眼前的清姿。
步入那古老庄重的宗祠,生活气息浓郁的民居,目之所及的梁枋、窗棂之上,莲花纹样随处可见,刻痕历历,被岁月摩挲得温润。
方桌上白净的瓷瓶也直直插着几朵红莲,两片荷叶,与背后两幅国画墨荷相得益彰。
徽州之爱莲,不仅是代代相传的精心雕琢,还藏在采莲而归的童年时光里。
在西递赏荷,除了在池塘畔漫步,走进藕花深处,在泊心云舍·明经园窗边也是观景C位。
正对胡文光刺史牌坊,立于明经湖畔的泊心云舍·明经园正是俯瞰古村,远观荷塘全景的好位置。
暮色四合,倚窗凭栏,村中炊烟袅袅升起,与荷塘水色悄然交融。
晚霞层染暮云,荷花在渐暗的天光里褪去日间的明媚,显出一种沉静的、近乎水墨的韵致。
那一刻,荷香、书香与西递古村千年的气息融为一体,古人追求的君子品格“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”在此时找到了最佳注脚。
夜晚华灯四起,足不出户就可以观赏牌坊广场的水幕灯光秀,看音乐喷泉、全息光影在荷塘月色下律动交织,徽州人文典故也徐徐展开。
典雅宁静的荷花难得遇上如此奇幻热闹的背景,亦不失趣味。
水花溅起时,还为游人送来晚风凉意,夏夜温柔如许。
坐在古朴的徽州宅院里,让身心沉浸在这无边的碧色与清芬中,感受心静带来的清凉,方知盛夏游西递,是为“荷”而来。
本文所有照片来自千库网/现场实拍
转载请注明出处
© passingcloud.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67867号